解密中考冲刺复习避“坑”大法
解读会上,颜值与智慧并重的盐系“男神”刘翥远刘老师来现场授课,针对中考冲刺复习中常见的问题和陷阱送上独家攻略,帮助考生以高效思维做好最后20天的复习冲刺。话不多说,快看看刘老师传授的秘诀!
中考冲刺复习的这些“坑”,你们一定要避开!
第一坑:东风吹,战鼓擂,玩命复习还有谁
临近中考,各类“鸡血”口号层出不穷,不少口号成为毕业班同学们的励志座右铭,譬如:“提高一分、干掉千人”、“考过高富帅、战胜官二代”、“流血流汗不流泪、掉皮掉肉不掉队”、“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”。“鸡血”口号,可以在疲惫失落时振奋精神,但是不能拿生命和健康来践行。
入“坑”表现
一是熬成备考守夜人,过分延长学习时间。起早贪黑,点灯苦读,甚至不眠不休。二是苦做复习钢铁侠,过分挤时间来学习。两眼一睁,学到熄灯。下课、体活,走路、吃饭都在学习,一切尽在学习中,每时每刻都是“奔跑吧,兄DIE!”
许多这般勤奋刻苦努力的同学,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。WHY?过分熬夜,时刻不停,这种追求学习时间最大化的学习状态,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,影响学习效果。特别是在中考冲刺阶段,过度紧张、疲惫进而焦虑烦躁,致使头晕脑胀,坐立不安,思想迟钝,注意涣散,凡此种种,都会严重影响考前状态和临场发挥,甚至造成考试失常,成绩打折。
建议
考前要优化时间管理,越临近中考越是如此,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的最佳结合点。
首先确保白天高效学习,尤其是在课堂上,即时在周末放假时也不能一味晚睡早起。因为中考选拔的对象,一方面是知识与能力突出的人,另一方面是能将生活与学习和谐统一的人,肯定不是学习时间最长,也不是学得最苦最累,更不是拼死拼活,拿命来备考的人。
特别是临考前几天,要拼搏但不要拼命,要提高效率,不要过度延长学习时间,更不可熬夜到很晚,疲惫将导致恶性循环。
第二坑:喜刷刷,猛刷刷,题海被我刷成渣
在复习的过程中,有不少考生会采取拼命做题的复习方法,认为做得多自然就收获多,还美其名曰“刷题”。的确,中考所考察的内容的载体就是题目,通过做题确实可以总结出一些解题方法,提高解题能力,不做题肯定不行,但是为了中考而只做题绝对不行。遗憾的是,很多学生陷入“刷题”大战的误区而不能自拔,互相攀比多做题,并以此论英雄,他们过分在意做题得数量,却又过分轻视做题的质量。特别是当下各类的模拟试卷、信息试卷犹如长江之水延绵不绝,只要你想做,可以一直做到天荒地老,做到自己怀疑人生。
入“坑”表现
一是埋头做题不纠错,停止做题就失落,不花时间改正错题;二是埋头做题不复习,做题就像在练级,不去复习基础知识,基本概念,以及考纲要求的考点;三是埋头做题不反思,题目一变脑抽丝,不能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。无论刷过多少道题,不对的仍旧不对,不会的还是不会。
建议
做题是发现自己对不对、会不会的检查过程,想要由不对到对,不会到会,必须经历比较、思考、纠错的过程。因此,做题是基础,改题是关键,明题是目的。
做题需“观千剑而识器”,以数学学科为例,数学的题目千变万化,永远也做不完,但解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固定不变的,关键在于要切中要害,洞悉本质,利用前期构建的知识系统来查漏补缺,再根据自己的不足来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解题训练,即“精炼”习题。
具体来谈,即在做题时,要善于思考归纳解题类型、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技巧,做到“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”。同学们需明白,中考不少基础题就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原题的变式,所以复习时精选精做习题,尝试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深刻领悟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,若同学们能做到这点,那么往往能化普通为神奇,复习效率将大大提高,点“石”成“金”。
建议同学们寻找自己做题与改题的最佳结合点,能改多少,就做多少,要注重改的质量,做到查漏补缺,系统复习,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备考最高境界。特别是临近中考前一周的复习,更应如此。
第三坑:胜心切,斗志扬,好高骛远不自量
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对自己的中考结果有一个目标定位,但是不少同学的中考目标定位过高,尽管定制目标的初期表现的斗志昂扬,但是一段时间过后,发现结果远不尽如人意,导致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,还有一些同学因为制定的目标超出自己现有水平和能力范围,从而导致压力山大。
入“坑”表现
过高的中考目标定位有的来自同学们自己,有的来自家长,有的来自老师,或多方的过高期望叠加,造成中考冲刺阶段因不断遭受挫败的打击而压力过大,过分焦虑,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。
此外,目标高压还容易让自己在冲刺复习时过分纠结模拟考成绩,对分数或名次过分敏感,甚至产生难题焦虑综合症或者学科考试综合症。即在考试时,总会有后果联想,而忽略了成因分析与对策。
建议
中考冲刺阶段,特别是临近考试,孩子在家自主复习时间时,家长千万不要再加压,而应设法减压,不要再强化分数目标和理想高中,而此时,同学们自身应强化基础知识,回归课本教材,回顾做过的试卷和错题,思考该如何改错,怎样才能不错,哪里是非智力失分,怎么避免,哪里还可以再提高几分等等,总之要把思考点从后果联想转移到成因对策上来。
第四坑:独行侠,单打王,海阔天空我最狂
有一部分较有实力的同学到了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就“自信爆棚”,开始我行我素,另起炉灶,不再相信老师甚至学校,这是一种自负的状态,并不利于中考的复习。
入“坑”表现
老师让复习几何,他看代数;老师上英语课,他做数学题;学校组织的许多活动,他也会提出异议不想参加,理由是打乱了他自己的复习计划;更有甚者要求离校回家自学等等。等到真正考试期间,才发现还有不会的题目,甚至明明有印象,老师好像在曾经讲过,但是就是回忆不起来,因为当时根本没有认真听,在做自己的事情。
建议
在中考冲刺复习阶段,要自信但不要自负,要自强可不要自恋。客观认识和评估自己,正确处理与老师、与学校的关系,要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备考,多和老师以及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交流,理性应试。
总之,在中考冲刺复习的最后日子里,一般来说,学生要做好时间规划,按部就班,查漏补缺,回归基础,辨析纠错,注意规范,强调细节,树立信心,积极应考。